网站公告
站内搜索 |
详细信息 摘要:探讨中药苦参皮爽康治疗湿疹的皮损特点和诊治表现。方法:随机选取88例患湿疹患者临床资料,并对其进行病理分型治疗,以中医辩证诊治。结果:88例湿疹患者治愈72例,有效11例,无效5例,总有效率达到94.3%。结论:中药苦参皮爽康治疗湿疹见效快,不良反应小,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,值得推广。
关键词:中医中药;苦参皮爽康;湿疹;临床观察
湿疹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,其发病多为多种内外因素引起急性或慢性过敏性皮肤炎性反应。湿疹其特点表现为多形性、倾湿润、对称分布,以水疱、红斑、丘疹、渗出、瘙痒、糜烂及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,对人体皮肤损害严重。中医认为湿疹发病与风、湿、热之邪关系密切,湿为本、热为表,急性发作时必挟风邪,慢性发作时缠绵乃顽湿逗留,致使风燥湿热郁结,肌肤失养。为此,文章根据常见湿疹其皮损形态,以中医辩证治疗,对2012年8月一2013年9月就诊的88例湿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,现报告如下。
1.资料与方法
1.1一般资料:随机选取2012年8月一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88例湿疹患者临床资料,其中男49例,女39例;年龄21一74岁,平均36岁;病程5个月一2年。88例患者中,湿热内蕴型36例,脾虚湿盛型28例,血虚风燥型24例。
1.2疗效标准:参照《中医病征诊断疗效标准》治愈:皮疹消退,停药3个月后无复发迹象;有效:皮疹瘙痒明显减轻,停药3个月后无新皮疹出现;无效:瘙痒轻微减轻,皮疹少量减少。
1.3中医辩证分型标准:1湿热内蕴型:皮损易发且范围广,皮肤肿胀,具强瘙痒;患者机体呈小便短赤,口干舌燥,苔白且黄,心烦气燥,脉弦滑或滑数;2脾虚湿盛型:皮损淡红色,现皮脂结痂,多发四肢;患者机体呈现大便不干,口渴不思饮,舌淡且苔腻,脉沉缓或滑;3血虚风燥型:皮损反复不愈,瘙痒烈且皮损脱屑,伴血痂或抓痕。患者机体呈现舌淡且苔薄,脉沉细或沉缓。
1.4治疗方法:使用中药苦参皮爽康来涂抹,使用前先用温水清洗患部,再用适量的苦参皮爽康来涂抹,一天三到四次,三瓶为一疗程。
2.结果
4个疗程后,88例患者治愈72例,有效11例,无效5例,总有效率达到94.3%。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大小便常规、血液、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,无严重不良反应。
3.讨论
湿疹主要由内外多种因素激发引起的过敏性、炎性反应性皮肤病,其瘙痒剧烈,呈多形性、对称性的皮损特点。我们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医学,认为苦参皮爽康中的生地养阴清热凉血,野菊花清热解毒,二药配合清热利湿,兼以凉血而不伤阴;白癣皮味苦性燥,是除湿止痒的要药;配地肤子、苦参治全身瘙痒等。并经多年临床应用实践,得出中药苦参皮爽康外抹消除渗出、糜烂和水肿型湿疹是有效的方法,值得使用和推广。
|